Search

#鳳梨輸日的滋味

中國停止輸入台灣農產品,當然有以農逼統的目的,的確應該即早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鳳梨輸日的滋味

中國停止輸入台灣農產品,當然有以農逼統的目的,的確應該即早因應。

但是不用一直以鳳梨輸日,宣傳為成功的案例。

因為輸日近20000噸鳳梨,雖然比較過去倍數成長,但是輸日鳳梨卻是在政府以救急金補貼運費下,海空運每公斤12元進入日本,一旦運費補貼取消,農民運輸成本提高,店頭售價提高,日本消費者要花更多錢,都會影響購買意願。

日本一年進口約15萬噸鳳梨,9成由菲律賓進口,日本農商不只契約種植,還投資都樂公司進口鳳梨,簡直是海外自產自銷,回輸日本幾乎零關稅。

所以日本再友台,也不會狂進台灣鳳梨傷日本農商,至今台灣鳳梨輸日還是有20%左右關稅,一直無法達成零關稅的互惠。

運費補貼、進口關稅,讓台灣鳳梨要穩站日本市場,還是有考驗,所以台灣水果出口該多元,但是宣傳鳳梨輸日已算成功,現在還是太誇口!

#十億救急_一旦耗盡_取消運費補貼_農民應該會跳腳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心生態環境,喜歡拍照見學,社區、自救會需要書寫記錄或交流分享,請留訊或寄[email protected]聯絡。
漂浪台灣島嶼,分享土地環境的消息。 連結BLOG:【漂浪島嶼-munch】https://munchkuo.blog/
View all posts